同學在學習時,常能就歷史議題提出個人見解,這裏摘錄部份內容,以與其他同學分享

一級中二級中三級中四級中五級

 

 

中一級

朝代/課題 議題
華夏政治的肇始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課題:華夏政治的肇始

 

你認為五千年前的中國人為什麼居住在下圖所示的範圍(黃河流域一帶)內?試說出理由。

 

意見

那是因為那兒接近河流,水源充足。而且生活上很多時候會利用水,所以非常方便。加上那兒的土地較肥沃,有利於農業發展。當地的人也可以捕魚,所以食物種類會較多。因此生活條件比較好。

 

這是因為這裏屬於黃河流域,土地比較肥沃,所以適合耕種,令人們生活自給自足。因為他們居住比較近河流,水源充足,方便飲用和生活上的需要。因為黃河流域有以上優質的條件,所以在五千年前吸引了中國人在這裏居住。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禪讓」是什麼?你認為禪讓是最理想的推選領袖模式嗎?試談談你的意見?

 

意見

「禪讓」是指將權位轉交給另一位有能力的人委任。我認為禪讓是個理想的推選領袖模式,但我覺得如果能用投票的方式,便會更加理想。因為這種方法會比較民主和公正。加上人民可以投下神聖的一票,可以反映出大家覺得誰當共主最為適合。

 

「禪讓」是指把帝位傳給賢能的人。我認為禪讓不是最理想的推選領袖模式。因為如果共主年老時,可能會忙於推選新的共主,而疏於政務,所以我覺得不太好,我想的方法是這樣的:由皇帝從子孫和大臣中各選一個進行選舉,由人民選出自己心目中的皇帝。這是我覺得最理想的選共主模式。

 

「禪讓」是指把權位傳給有賢能的人。我不認為這是最理想的推選領袖模式。因為雖說「禪讓」是傳給有賢能的人,但人是自私,又有誰能雙手拱奉自己的權位給別人,我覺得投票比較好,因為每個人都有份投票,結果出來雖不是自己的心水,但一直以來以「少數服從多數」,所以我認為投票是最理想的推選領袖模式。

 

「禪讓」的意思是把皇位傳給有才能和賢能的人,而我覺得「禪讓」是最理想的推選領袖模式。因為若傳給自己的親兒子,就有可能把自己管理好的朝政給敗了;但傳給別人,那皇帝一定會千挑萬選,選到適合己的人選為止,那人一定會把整個朝政給管理子。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你認為當五千年前的部落共主,需要具備甚麼條件及素質?試說出你的理由

 

意見

我認為五千年前的部落共主,需要聰明,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因為聰明的人在遇到任何難題時,都可以冷靜地分析和應變。除了聰明外,還要有才幹,深得人心和深謀遠慮。要有才幹,是因為如果沒有才幹,甚麼都不懂,又怎去領導各部落呢?而要深得人心,是因為如果不能得到人民的愛戴,各部落都不聽從共主的話,大家又怎會團結一致呢?最後,要有深謀遠慮,因為懂得策劃未來的事,可以令各部落不斷進步,變得更強盛。

 

我認為一定要有領導能力和靈活的頭腦。因為一個部落有很多人,如果沒有領導能力,又怎能去管理他們呢?而當部落發生什麼大事,是非常緊急的,靈活的頭腦就非常重要。

 

我認為那時的共主需要領導能力,寬仁及公信力。因為要有領導能力才能帶領所有人民。寬仁是因為可能有些人不小心做錯事,但他又可能是一位人才,而那位共主又知道他是人才,不殺他才有寬仁。公信力是要共主誠實,不能說了就算。

 

必須具備勇於承應自己的過錯的精神,而且還需要有領導才能,還要智慧過人。因為一個領袖必須有責任心,對自己所作的行為負責任,只是有領導才能的人才會令百姓信服和支持。作為一個領袖需要智慧是因為他要面對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問題,只有具有智慧和領導才能的人才能夠分析及解決問題。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大禹治水期間,曾三次經過家門不入,你同意這是富有責任感的表現嗎?試說明所持的理由。

 

意見

我同意。因為作為一位大臣,大禹覺得既然擔當起治水的責任,就應該盡力把它做好。甚麼事情都不重要,甚至連自己的家人也是其次。這就是每人做事應有的責任感。你只有把你要做的事放在首位,才能把它做得最好。

 

我不同意這是富責任感的表現,反而認為他久缺責任感,因為他有家室,但為了工作,忽略了妻兒,他對工作有熱誠,但對妻兒卻無情,畢竟十三了,十三年以來,完全沒有踏進家門一步,他知道他的妻兒有多掛念他嗎?他對妻兒完全沒有責任感,把責任感全放在他的工作上。

 

我並不同意這是富有責任感的表現,因為儘管大禹多麼勤力,多麼忙碌,也不能忽略他的家人,甚至經過家門也不入,那麼大禹有沒有顧及他的家人的感受呢?

 

我不同意這是富責任感的表現。雖然大禹非常投入地治水,但三次過家門不入,對妻兒公平嗎?自己的兒子出世了,他也不理會妻子的痛苦,實在太不負責任了。

 

我不同意這是富有責任感的表現,因為十三年內,大禹經過家門三次都不進去探望親人,對家庭毫無責任感可言。況且探望一下親人並不用太多時間,至少回家吃頓飯也可以,無須三過家門而不入。

 

我認為他並沒有責任感。他只顧為人民工作,而不管妻兒,這算是富有責任感的表現嗎?他的妻子獨個兒把孩子養大,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況且他的兒子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大禹亦未盡當父親的責任。

 

我同意,因為他連兒子的出生也不理,只顧著平民百姓,以大局為重,因為他知道多做一天工作,百姓就可受少一天的痛苦,這證明是富責任感的表現。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假如你是大禹,眼見父親治水後的遭遇,你會繼續為國效力,治理水患嗎?試談你的意見。

 

意見

假如我是大禹,雖然眼見父親治水後被處死,但我仍然會繼續為國家效力,因為我覺得自己的父親確實是辦事不力,他採用築堤防洪的方法去治水,但這方法只會令更多人受到牽連,死傷更多。所以我會替父親完成這個責任。

 

假如我是大禹,我會繼續為國效力,治理水患,因為這樣做才能繼承父親的遺願,他做不到的,我便盡我能力去做到。再者,治理水患不只是為我,而是為廣大的百姓,無論怎樣,我也要試一試,大不了像父親那樣被處死,也不要坐以待斃,被洪水沖走。

 

我不會繼續為國效力。那是因為我認為為國效力也有很多種方法,加上父親的後果會令自己產生一種恐懼,而且有母親、妻子和兒子,所以不想令他們擔心和傷心。

 

我會繼續為國效力,治理水患,因為我要証明給共主聽父親不能治理水患,不代表我不能做到。我還要重振我家的聲威,不能被人看小。還有,如果我不肯的話,我就會和父親的遭遇一樣,性命不保。

 

假如我是大禹,我會繼續為國家效力,因為如果我因眼見父親治水後的遭遇而我不去治水,那千千萬萬的人民就會給洪水速走,那如果我治水失敗,只有我會失去生命,但如果我治水成功那大家也不用失去生命,所以為何不試?

 

我會繼續為國效力,因為這是皇帝命今的,如果不治水,可能會送掉性命,另外,眼見父親因為治水而被處死,更應該為父親「報仇」,因為是黃河「害他」,所以我是大禹的話,我會繼續為國效力。

 

眼見父親治水後的遭遇,我會繼續為國效力,治理水患。因為父親雖然被人治罪,但他可能也很想幫助父親完成這個使命。眼見父親的遭遇,大禹應該更加努力去為國效力,將得來的成果給父親看,以祭父親在下上之靈。這樣,大禹必須為父親繼續完成這個重大的使命。

 

除非有可以解決洪水的辦法,否則我便不會繼續為國效力,治理水患。因為如果能夠為人民解決洪水就可立功,但解決不了的時候不單要處死,還可能令災情惡劣,禍及人民。

 

父親的死是因為他用錯方法來治水,令很多無辜的百姓家破人亡,如果我不為國效力,治理水患,這會令很多人死亡,國家弱,更何況爸爸的犧牲會白白浪費。

 

當然會。我認為任何人亦應為國效力,因為洪水若要把部落淹沒,你亦可能會遇害,為了保存自己和整個部落的生命,應當全力以赴來治水。若父親為此而犧牲,我更應為他爭一口氣,把水患治好。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你認為世襲制度與夏朝的滅亡有關嗎?試談談你的意見。

 

意見

我認為世襲制度與夏朝的滅亡是有關係的。因為世襲制度是指把權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或族人;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只是希望可以世代相傳,但又有沒有想過,這樣做對國家好不好呢?當上皇位的兒子或族人又是不是能幹的人呢?就以夏傑為例,他荒淫暴虐,令人民生活艱苦,最後夏朝還是敗在他的手上。

 

我認為有關係。因為世襲沒有禪讓那麼有保障。世襲只將皇位傳給子孫,沒有理會他們的才幹等種種因素;相反地,禪讓就能確保傳位給的人是有才幹的,能夠好好地治理國家。

 

我認為世襲制度與夏朝的滅亡是有關的,因為用世襲制度選出來的共主都不一定是賢能的,像夏桀這樣荒淫暴虐的共主根本不配當共主,百姓都不擁戴他,其他小國都找到機會攻打夏朝,令這個由夏桀管治的夏朝滅亡。

 

我認為與世襲制度有關,因為這些所謂的天子,從來沒有捱過苦,出生以來就認定為太子,不知祖先建國時的辛勞,只知玩樂。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你認為夏桀要為夏朝的滅亡負上多大的責任?試加以解釋。

 

意見

我認為夏桀要為夏朝的滅亡負上全部責任。因為夏桀只沉迷美色,興建酒池肉林,浪費民力,浪費糧食,令平民百姓沒有時間種植,耕田,令他們饑餓,不能維持生命,他又不理朝政,不壯大軍隊,敵國和其他小國,已經富強了很多,能和夏朝對敵,但夏桀因沒理那些事情,最終就比其他人擊敗了。

 

我認為夏桀為夏朝的滅亡負上一半的責任。夏桀尋歡作樂,荒淫暴虐,加速了夏朝的滅亡。不過,開始世襲制的啟也要負上責任,若不是他改變了制度,夏桀怎會當上了皇帝呢?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你贊成以「蠻」、「夷」、「戎」、「狄」這樣稱呼文化程度較低的外族嗎?試談談你的意見。

 

意見

我不贊成這樣稱呼文化程度低的外族,因為雖然他們的文化水平不較華夏族人的水平高,但也不應該用這樣難聽的字詞來稱呼這些民族,他們也有自尊的,怎可以這樣侮辱他們呢?既然可以用「華夏族」來稱呼自己,為何不可以用同等的字詞來稱呼他人呢?大家同是中國人,不應這樣懸殊的。

 

我並不贊成這樣稱呼文化程度較低的外族,因為我覺得他們的文化程度並不是低,只是發展得較慢,我們應該尊重這些民族,不要用一些卑賤的字詞來稱呼他們。

 

我不贊成這稱呼文化程度較低的外族。因為他們雖然文化程度較低,但大家都是生活在同一國家中,大家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尊重,而不應該用一些卑賤的字詞來稱呼居住在周圍的和文化程度較低的民族,因為這樣做,對其他民族恥侮。

 

我不贊成這樣稱呼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外族。雖然他們的文化程度比較低,但不是代表他們永遠都比我們落後。但是,如果華夏族一直自視過高,文化就會停滯不前,很容易被其他超越。更何況大家都是中華兒女,應該互相幫助,不應互相歧視。

 

不贊成。因為當我們這樣稱呼文化程度較低的外族的時候,自然就會覺得自己較外族優勝,驕傲起來,不努力發明東西改善生活,最後漸漸地落後起來。此外,用卑賤的字詞來稱呼其他民族,也是不禮貌的行為。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

 

 

假如你是當時的百姓,你對這兩位末代統治者(商紂與夏桀)有甚麼忠告?

 

意見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當時的百姓,我會請他們靜下來,看看自己荒廢已久的朝政,正在受苦的百姓,野心勃勃的外族,然後重新執政,做一個體諒百姓、珍惜江山的好皇帝。

 

皇上,請你看看我們簡陋的村莊。你所收的稅務太多了,弄得我們民不聊生。求皇上陛下減稅,讓我們每餐溫飽吧。皇上,「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啊!

 

 

回到中一級|回到本頁開端